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,环两江先行区启建赋能环华储能,科创丹灶擎动绿色能源新未来,仙湖科创核签约项目迎政策、产业、资源三重利好,加速大湾区储能产业升级。
丹灶镇“四脉一核”规划中,“仙湖科创核”被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引擎。环华项目通过签约成为该科创核的重点项目,将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网络,共享湾区科学家创业园、仙湖创客总部等平台资源。仙湖科创社区的建设(如交通基建优化、中试平台搭建)将加速环华项目的产业化进程,缩短从研发到市场的周期。此外,丹灶镇三年内投入超260亿元的59个项目中,包括仙湖科创核的配套建设,为环华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和产能扩张空间。
丹灶镇“六大改革攻坚行动”提出“创新政产学研金联动机制”,推动校企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。环华已获得校企联创示范点授牌,未来可通过与佛山仙湖实验室、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,优化电解液配方、电堆设计等核心技术。同时,广东省对储能技术研发的专项补贴(最高5000万元)及新设的5亿元仙湖科创基金,将为环华提供资金支持,降低研发与产业化风险。
丹灶镇已形成氢能、储能等千亿级产业集群,集聚26个院士项目、超180个科创项目,环华项目将与其他科创企业共享技术、人才资源。例如,丹灶的智能安全应急、电力装备等产业可为储能技术提供应用场景,形成“研发—中试—产业化”的闭环生态。此外,丹灶推动五金产业绿色转型(如均和五金智谷项目),环华的储能技术可为区域电网调峰和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支撑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
环华项目作为仙湖科创核的标志性签约项目,被赋予“科技驱动”与“共富示范”双重意义,可借助丹灶“人文科创”区域品牌提升行业影响力。此外,首届仙湖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,可能吸引更多资本和合作伙伴关注环华项目。
丹灶以“向绿发展”为核心战略,环华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年产能1.5GWh、年减碳超百万吨的规划,与区域绿色能源转型目标高度契合。项目投产后可为电网调峰、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,助力丹灶打造“零碳园区”和“绿色产业带”,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标杆地位。
环两江先行区南海丹灶片区的建设,通过政策赋能、资源整合、产业集群联动及品牌价值提升,为环华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创造了多维利好环境。未来,随着仙湖科创核的加速推进,环华有望在技术突破、产能释放及全球化布局中占据先机,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。
延伸阅读
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,2月15日,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畔的佛山仙湖实验室内,一场意义非凡的会议盛大举行 —— 丹灶镇发布 “环两江科创核” 仙湖国际科创社区规划。在这场活动中,广东环华储能项目迎来了重大利好,成功参与重点科技项目签约仪式,并荣获校企联创示范点授牌,正式踏上仙湖这片充满机遇的科创新赛道!
签约:融入科创发展蓝图
此次签约仪式,标志着广东环华正式融入仙湖国际科创社区的发展蓝图。社区致力于打造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,汇聚了众多创新资源和项目。广东环华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在此落地生根,能够与其他科创企业和项目深度合作,共享技术、人才、资金等资源。比如,借助湾区科学家创业园的专业服务体系,项目可在技术挖掘、成果转化等方面获得更有力的支持,依托拓展区的产业园区,项目产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,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快速跨越。
仙湖国际科创社区还以建设海内外科技人才的 “桃花源” 为目标。对于广东环华而言,这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。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的研发和推广需要大量专业人才,社区提供的人才公寓、主题乐园等生活配套,以及浓厚的人文氛围,将让人才无后顾之忧,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的创新发展中,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。
授牌:产学研合作再升级
获得校企联创示范点授牌,是对广东环华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高度认可。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,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在技术研发上有望取得更多突破,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一直以来,产学研合作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,通过高校、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协作,能够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
丹灶镇在科技金融方面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。在已有 “小灶基金” 的基础上,新设立规模 5 亿元的仙湖科创基金,还积极联动银行探索实施中试贷。这对于广东环华储能项目而言,意味着在研发投入、项目产业化等过程中有更充足的资金保障,能够降低资金压力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
来源:全球液流电池储能